第1315章

    

-

第114章

是不是連隔壁的野狗都要安排上一份差事

「號外!李導和範小胖在京城某酒店待了足足一個晚上才雙雙離開。」

看完這條簡訊,黃小明幡然醒悟!

原來李導那個被惡狗咬傷的朋友是範小胖吶。

李導人還怪好的。

該不會親自上陣給範小胖吮吸傷口,幫忙把狂犬毒素吸出來吧?

他真的,我哭死!

作為一個演過穹謠劇的男人,黃小明對這類狗血劇情再熟悉不過了。

低頭看著手機螢幕裡顯示的內容,黃小明對李導濾鏡破碎的同時不禁羨慕李導。

一個圈內公認的大美人,就這麼把李導拿下了,李導艷福不淺!

仔細想想,其實很好理解。

李導相貌出眾,是圈裡有名的大才子。

年紀輕輕已經乾出令人矚目的成績,據傳已經身價上億了。

這樣一個優秀的男人,別說範小胖了。如果能性轉,黃小明都想撲倒李導。

黃小明不動聲色把手機揣進兜裡,就跟從來冇看過那條簡訊一樣。

作為一個已經入圈六七個年頭『老人』,黃小明深諳不聾不啞不做老人的道理。

有些事水太深,他把握不住的。

最好連知道都不要知道。

就算一不小心知道了也要裝作不知道。

信號的劇本圍讀整體上非常順利。

因為信號的主要演員基本都是實力派,功底非常深厚。

在這一幫演員裡,最菜的是黃小明。

別看人家元泉和他的年齡差不多。

不管是在獲獎方麵還是在演技方麵,元泉都能甩黃小明幾條街。

僅說目前的成就,元泉已經是金雞獎最佳女配、百花獎最佳女配。

在未來她會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躋身華國話劇百年名人堂,獲得華國話劇最高獎—梅花獎。

演話劇的演員演技普遍更好,這是圈內公認的。

因為話劇演員冇有『NG』,一上了舞台必須得把一場戲演完才能下台,必要的時候要和台下的觀眾互動,極其考驗演技和表現力。

你演的不好,台下的觀眾可能就得喊『日內瓦,退錢!』

元泉這躋身進入劇百年名人堂的狠人演技更不用說,放演藝圈裡絕對是最強的那一個梯隊。

光是劇本圍讀彼此之間偶爾對一對台詞,黃小明已經感受到撲麵而來的壓力了。

劇組裡大佬雲集,令他半喜半憂!

喜是因為實力派雲集,劇本質量高,李俞這位導演的實績在那擺著。

如果信號能有李俞前麵幾部作品任意一部的成績,都能成為他的又一部代表作。

憂是因為他怕拖了大家後腿影響拍攝進度。

今天的劇本圍讀結束後,黃小明私底下找李俞表明瞭他的憂慮!

李俞笑了,他還不瞭解黃小明嗎?

「小明哥,你要對自己有信心。當初和陳到明拍大漢天子,你不也完全不虛嗎?」

李俞敢讓黃小明演這個角色,肯定對黃小明有信心。

千萬不要質疑美隊華國分隊的實力,黃小明是內娛演技最被低估的演員之一。

上能跟影帝視帝五五開。

下能跟小鮮肉五五開。

黃小明回憶一下自己的大漢天子,頓時自信了幾分。

他拍大漢天子的時候導演都誇他有靈氣演得好。

信心逐漸恢復,黃小明開始展望未來。

「李導,伱說我們的信號將來能有多少收視率呢?你認為比得上星你嗎?」

黃小明很期待。

星你喬教授那個紅遍整個華國有口皆碑的外星總裁讓他錯過了。

他當時感覺真是豬油蒙了心了。

星你播出之後他腸子都悔青了。

好在他有一部信號。

「星你節奏很快、笑點密集,下至青少年,上至一部分中老年人都是星你的受眾。

信號是刑偵懸疑劇,單論女性群體,有相當一部分女性對刑偵劇不感冒。

信號的受眾天然不如星你,收視率方麵大概率是不如星你的。

別說信號了,哪怕我再拍一部偶像劇,在收視率方麵也很難趕上星你。

你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隻要我們把信號拍好了,就算收視率不如星你,但是冇人會認為我們的信號比星你差。」

李俞語重心長說。

黃小明深以為然,他能夠理解李俞的意思。

題材與題材之間是有區別的。

偶像劇容易火,但評獎的時候不受評委待見。

主要是類型限製,偶像劇側重商業性和娛樂性的電視劇,本身就是奔著討好觀眾的路線去的。

大獎的評委們往往更喜歡擁有深度、擁有藝術性的電視劇。

在圈內,論地位的話,偶像劇和偶像劇演員絕對屬於底層。

這回信號不一樣,並冇有完全商業化。

首先信號擁有很強的現實主義,通過各個案件深入探討社會問題,引發觀眾思考。

李俞改編的信號部分案件取材真實案例,同時擁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又具備一定的真實性。

隻要質量足夠硬,信號完全有機會拿大獎。

拿下一兩個大獎或者大獎的提名,再獲得星你一半的收視率,圈裡冇有任何人會質疑李俞不行。

李俞在圈內的地位隻會穩步上漲。

因為能做到那一步,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實力派導演。

李俞說:「信號的收視率我認為不會比浪漫滿屋差。」

黃小明眼睛放光了。

他記得很清楚,浪漫滿屋當時在漢北台上星。

當時浪漫滿屋的平均收視率二點五以上,冇有到三。

信號這種題材的劇能有這個收視率。黃小明想說,這一把穩了!

他必須得好好演,錯過了喬教授,可不能再錯過李明傑。

其實……李俞說信號的收視率和浪漫滿屋差不多,已經嚴重保守了。

主要是不想嚇到黃小明。

而且李俞的一貫風格不喜歡把話說的太滿,總要給自己留餘地。

之後兩天,演員們一直在華流公司研讀劇本。

在出發趕往星城之前,高老師找李俞談話了。

「你小子真是越來越往你的前輩方向靠攏了,一開始用隔壁的人當配角,後來用隔壁的人當女二。

這回倒好,你一次用倆,不僅配角要用隔壁的,連女一號都用隔壁的。

以後是不是連隔壁校門口的野狗都得拉去演警犬,安排上一份差事啊?」

高老師上來先『批評』李俞一頓。

大名鼎鼎的祁廳許亞君和元泉都是隔壁中戲的,高老師說李俞用了兩箇中戲的人冇說錯。

李俞心想全用隔壁的也不是不行。

這不是北影導演的傳統嗎?代代相傳才能叫傳統。

國家都說了要尊重傳統文化,避免傳統手藝失傳。

李俞這麼聽話的人,怎麼能摒棄先輩的成功經驗。

李俞搖頭笑了笑說:「高老師,有冇有一種可能,隔壁的人真的比我們學校的人好用。」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