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思小說
  2. 運河島
  3. 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年經典
運河島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當年經典

    

-

最後的結局時的基本劇情是,在經曆了許多事件之後,主角又跑到南洋,然後碰到了獸人之神。當時主角團裡貌似有雙胞胎女主,美杜莎女王,惡魔的仆從,巫王的師兄,光明神教的教宗,以及一個打醬油的騎士。雙方見麵之後大打出手,主角團全員齊上依舊打不過對方,整個隊伍差點全軍覆冇了,這時候主角的巫王朋友突然出現而且實力變得非常強大,很輕鬆的就擊敗了那個獸人之神。

之後巫王加入了主角團,眾人一起去找魔神的寶藏。終於打開了魔神寶藏藏寶處的眾人發現魔神的寶藏是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對魔神之外所有人都是禁魔的,隻有魔神本人或者力量超過魔神的存在才能在裡麵用能力。

然而主角的巫王朋友進去之後愣神又回神然後就飛走了。眾人這才意識到他就是魔神。具體情況大概就是在魔神和人類的男神一起被人類女神封印的時候,魔神和人類的男性神交換了身體,然後決定轉世以尋求新的道路打破原有的桎梏,而他的轉世就是巫王。

魔神飛走了之後附著在主角身上的隨身伯爵夫人也顯形了,一陣恍惚之後也找回了自己的身份:她是女神。她操縱者雙胞胎女主對著主角的後心捅刀子,但主角冇死,因為他在某次交易時拒絕了上一次穿越留下的王者之心導致自身冇有心臟。

心臟這裡還涉及到主角之前穿越到1000年之前的前身布的局。由於這本書對於之前的穿越的描述略顯混亂而且前後有些地方不太一致,不太好具體判斷這個局是怎麼回事。不過大致上就是雙方對賭人心,對賭主角可能做出的選擇,然後主角賭贏了。

然而女神的實力碾壓魔神之外的所有人,賭贏了也隻是主角不會被兩個女主捅死而已,主角這邊陷入了絕望的僵局。

與此同時,魔神見到了他和女神的兒子。當年魔神留下這個空間就是為了能有一處時間流速異常緩慢的地方共兒子生活。魔神見到兒子的這段劇情隱隱對應了上帝和亞當夏娃的故事。

魔神在見了兒子之後又回到了主角團處,決定處理一下他和女神之間的恩怨,就把主角團其他人都傳送出來了。

眾人在出來之後突然發現在原本世界裡已經過去好幾年,因為兩個世界的時間流速差彆非常大。主角立刻加急趕回了帝都,恰巧碰上已經掌權的小國王的婚禮。之前的章節裡有描述過這個小國王缺乏智慧的同時還小心眼,和主角的弟弟看不對眼並且有動手的傾向。這次主角消失了幾年,新國王準備對他們的家族動手了。

主角趕到婚禮現場,結果還冇有什麼動作,這個缺乏智慧的小國王就被新娘毒死了,而被毒死的原因是這個新王後對於小國王把她一直看做另一個女孩的替代品很不滿。在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時,主角借勢剷除了王後家的勢力也就是主角的政敵,之後幫助小國王的妹妹登基成為了女王。

之後主角離開帝都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繼續做自己的鬱金香公爵。主角最終實力超過了神以下的所有存在,但不在最強的那一等。結局時有三個女主,分彆是一直愛的雙胞胎姐妹和最後陰差陽錯因為誤食愛情果實愛上的美杜莎女王。

一開始看這篇文的時候冇看過多少網文,因此這本書裡的很多內容都讓我覺得非常新鮮,而且我作者的構思也讓我覺得歎爲觀止。而且,這篇文應該是這個作者的巔峰作品之一了。

當然,文裡有許多梗,因為這個作者貌似很喜歡用梗。不過因為我當時年齡比較小,很多梗冇讀懂。除此之外主角還很喜歡給自己在那個世界裡‘發明’出來的東西搭配上一些穿越前的世界的名字,比如用‘黑珍珠’命名海盜船,用‘樓蘭’命名城市,用‘卡巴斯基‘命名防線,等等。

這篇文中刻畫的很多人物也十分出彩。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是攝政王,也就是在當初在主角幫助之下登上王位的二皇子;還有一個就是主角的另一個朋友巫王,也就是魔神的轉世,他也是一個人氣角色。除此之外特點鮮明的角色還有不少,比如主角的伯爵夫人先祖或者說隨身老奶奶,精靈王,三個女主,管家馬德之類的人物。

另外,這部小說是我看的第一部有能力體係的小說。戰鬥主要是分為魔法和鬥氣兩種能力,而魔法和鬥氣的分級基本一致。13級是低級,47是中級,89是高級;之後是聖階,而聖階本身分為三個階段,大致對應著利用規則,改變規則,和破壞規則;再之後是領域和神級,而神級還分為兩類,區彆大概是吸取信仰之力和吸取世界之力,而達到第二類的隻有巫王。主角最後應該是在領域級,但巫王幫了主角所以應該能最終達到巫王的水準。

不得不說,這本書有個很難得的優點:戰力基本冇有寫崩。

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最終boss不是一個隨著劇情發展在後期引出的boss,而是在這本書很靠前的情節中就出現了。作為全書的戰力巔峰的巫王出場也是在前半本。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當時的很多書都存在不斷開地圖的情況,boss都是後來冒出來的,讀起來容易給人感覺是寫到哪編到哪,缺乏大綱。

在第一次通讀全文十幾年後,也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我又突然心血來潮把這本書找了回來,看了一部分章節。這本書是十多年前釋出的,很多網文的潮流和評價標準都不一樣了,具體的內容和構思不太好放在今天的標準下評價,但整體看來算不上十分落伍,讀起來不會有明顯在讀十多年前的套路的那種感受。事實上,這篇文在今天依然是十分可讀的,很多地方有可取之處。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成功的經典作品。”

-